
千百年來,中國人素有秋收冬藏的習(xí)慣。秋天,承載著泥土的深情,人們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。曬秋,既是自然的饋贈,又是人文的杰作。
在夏天生長、孕育,秋天成熟,花椒、酸棗、土豆、核桃、辣椒……還有南峪村稀有珍貴的一種調(diào)料麻麻花,在這個秋陽普照的季節(jié)里,迅速占領(lǐng)了小院的屋檐、院子、外墻,有的用線串起來晾曬開,有的裝入簸籮、大大小小的竹筐,依次鋪開,自由的吸收著每一份陽光。
時間是食物的摯友,也是食物的死敵。將收獲的食物日曬、風(fēng)吹,通過自然的力量,食物改變了原有的模樣,以另一種方式繼續(xù)被人們享用。
麻麻花的山坡在南峪村的南北坡分布著,蟄居在這個崎嶇不平,青山環(huán)繞的山谷里,太陽很難第一時間照到村落里的每個角落。清晨的時候,田地里、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上還留著露珠,空氣中也透著濕氣,等日上三竿,陽光充足的時候,麻麻花的管家大姐們才會把食材從屋里一個個拿出來,搬到有陽光的地方。
把前一天的食材搬到房頂晾曬后,管家大姐又開始切茄子、穿豆角、切土豆片、南瓜片,只有多曬,多儲存一些,冬天才有更多的食物供給小院客人吃。
在南峪村,走在山間小道上,隨時抬頭可見的就是伸出路邊的花椒枝,一顆顆花椒飽滿而鮮艷的裸露著。這個時候,常常能看見村里的老人們提著個籃子早早的就去山上采摘了,回來的時候滿滿一筐,紅彤彤的惹人愛。
花椒果實是香料,花椒葉子可是一道美味的菜肴。尤其是炸花椒芽,經(jīng)常在農(nóng)家菜里可以吃得到。這里最不稀缺的就是這個了, 來麻麻花的山坡,管家大姐可以手把手教你怎么做。鮮嫩的花椒芽外面裹一層面粉,炸完后外焦里嫩,吃起來有花椒的特殊香味,很特別,吃過的客人都很喜歡。
除了花椒樹,村里的山坡上,就像南方層層的梯田一樣,隨處可見高大的酸棗樹、核桃樹。核桃樹尤其多,在麻麻花的小院里也有低矮的核桃樹,既能遮陽還能給院子增添一片綠意。
田地里核桃樹又高又大,只能拿長棍把核桃打下來。小時候,經(jīng)常跟著大人去地里打核桃,小孩子的主要任務(wù)就是瘋跑著撿地上的核桃,還要眼睛亮,不然很難從一堆落葉中找到那一抹青色。
此時,剛成熟的核桃,外面有一層青色的皮,拿到手上很容易就染上色,洗不掉。想要吃上一口,需要剝掉三層皮,外面的青皮,里面的硬殼,還有最里面包裹在核桃仁上的一層淡黃色的薄薄的皮,經(jīng)過一番辛苦后,才能嘗到香嫩甜脆,新鮮的核桃。

酸棗也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野生植物。性耐干旱,長于向陽或干燥的山坡、山谷、以及荒地。在南峪村的鄉(xiāng)野小路上,紅色誘人的酸棗,有的掛在高高的樹梢,有的垂下,摘一顆放在嘴里,又酸又甜的滋味讓整個人都美美的。

麻麻花的管家大姐們?yōu)榱藴?zhǔn)備酸棗汁兒,供小院客人當(dāng)下午茶飲品,從山里采集了很多野生酸棗。我們都喝過市面上售賣的酸棗汁,多是添加了一些濃縮汁勾兌的。想要喝到純正原汁原味的酸棗汁,只有麻麻花的山坡有。過些時日來小院的客人就有口福了。新鮮的野酸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,喝了對身體特別好。
麻麻花的山坡,隨著去年開始營業(yè)接待客人,日漸被人們知曉。麻麻花,又名山蔥花、野韭花、賊麻花等,野生于山中向陽半坡地帶,當(dāng)年有雨,才開花,結(jié)籽。因為野生,所以麻麻花天然、綠色、稀有。麻麻花的山坡,名字也正由此而來。
麻麻花的桿要比韭菜花細(xì)很多,村民們比較容易分辨出來。村里的大哥,帶著我們往山上走,一路上也很難找到幾株。這是在微距鏡頭下的麻麻花,淡紫色的花瓣,細(xì)細(xì)的桿,很漂亮。
麻麻花是晉北、華北地區(qū)擱鍋面,熗鍋稀飯,炒菜、火鍋、面食、拌涼菜的上等調(diào)味品。新鮮的麻麻花是做不了調(diào)味品的,必須經(jīng)過三五天的暴曬后才能炒菜用。


無論村外的世界如何發(fā)展,南峪村對傳統(tǒng)食物的保存方式,卻不曾改變。通過時間的二次進(jìn)化制造出來的食物,總能給人們帶來更大的驚喜。有了秋天晾曬的食材,今年冬天的麻麻花炭火鍋會更加豐富誘人了。

火盆鍋,最是講究食材的本來味道,用秋季里儲存下來的土豆干、豆角干、茄子干等干菜與五花肉結(jié)合,經(jīng)過兩小時的熬制,一鍋濃郁的鍋底就成型了。最后再放入麻麻花、燈籠椒等佐料入味,噴香入鼻。
一鍋熱氣騰騰的炭火鍋,就這樣俘虜了每個人的心。
大山深處的南峪,
從小山村到現(xiàn)在的樣子,
處處體現(xiàn)著人與自然的和諧。
鄉(xiāng)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都市人的認(rèn)可,
使他們愿意到這片土地上,
欣賞這里的青山綠水,
體驗村民的真誠熱情。
這樣融洽的生活氛圍,
蕩漾在整個麻麻花的山坡。
預(yù)約電話/微信: 13701281510
(本文圖片由隱居鄉(xiāng)里攝影師指南針、老駱駝、迷糊提供)